最近小编的右胳膊突然疼痛,一开始是微微的阵发性酸痛,慢慢就比较频繁,有时候胳膊肘酸痛,有时候一整个胳膊都是酸痛的。自己去药店买了膏药贴贴没有任何缓解,赶紧去医院挂了疼痛科,寻求医生帮忙。

经过医生诊断,我这个是“肱骨内上髁炎、肱骨外上髁炎”,也就是平时所说的“高尔夫肘”和“网球肘”。一起来了解这个困扰无数人的“手肘杀手”吧!

肱骨内/外上髁炎

一、什么是肱骨内/外上髁?

我们的手肘关节由肱骨(上臂骨)、尺骨和桡骨(前臂骨)组成。肱骨下端有两个凸起的“小骨头”,靠近身体内侧的叫做内上髁,外侧的叫做外上髁

肱骨内/外上髁

这两个位置是前臂肌肉的“锚点”——内上髁连接着负责屈腕、抓握的肌肉(比如拧瓶盖、提重物时发力),外上髁则连接着负责伸腕、抬手的肌肉(比如打网球挥拍、敲键盘时发力)。当这些肌肉反复用力或过度疲劳时,就会拉扯附着点(内/外上髁),引发炎症和疼痛

二、为什么会得肱骨内/外上髁炎?

1. 外上髁炎(网球肘)

网球肘

  • 常见人群:网球/羽毛球爱好者、家庭主妇、程序员、木工等。
  • 原因:反复做“手腕用力后伸”动作(比如拧螺丝、切菜、挥拍),导致肌腱反复摩擦或撕裂。

2. 内上髁炎(高尔夫肘)

高尔夫肘

  • 常见人群:高尔夫球手、健身爱好者(举铁、引体向上)、搬运工等。
  • 原因:长期过度使用抓握和屈腕动作(比如提重物、挥杆),导致肌腱劳损。

⚠️ 注意:并非只有运动员才会中招!家庭主妇反复拧毛巾、上班族长时间用鼠标,都可能引发这类问题。

三、典型症状:你的手肘在“报警”

  • 外上髁炎:手肘外侧按压疼痛,尤其是伸直手臂、用力握拳或拧毛巾时。
  • 内上髁炎:手肘内侧疼痛,抓握物体(比如拿水杯)或屈腕时加重。
  • 其他表现:手肘僵硬、局部肿胀,严重时可能连笔都握不住。

四、预防指南:给手肘“减负”

  1. 日常姿势调整
    • 用鼠标时手肘下垫软垫,避免悬空。
    • 提重物时掌心朝上(减少屈腕压力)。
  2. 运动防护
    • 运动前充分热身,强化前臂肌肉(比如用握力器训练)。
    • 选择轻量化的工具(如网球拍选拍面大、重量轻的型号)。
  3. 简易拉伸法
    • 外上髁炎:伸直手臂,掌心向下,用另一只手轻轻将手腕向下压,保持15秒。
    • 内上髁炎:伸直手臂,掌心向上,用另一只手将手腕向后扳,保持15秒。
      (每天重复3-5组,动作轻柔避免疼痛)

小贴士:别把“手肘痛”当小事!

手肘痛

早期症状轻微时,通过休息和拉伸即可缓解;若疼痛持续超过1周,建议及时就医。记住,预防胜于治疗——合理用力、适度锻炼,才能让手肘“陪你更久”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