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月5日12时52分,四川甘孜泸定县发生6.8级地震,让人揪心。各方力量第一时间凝聚,抗震救灾工作持续推进。本文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地震发生时应如何 科学避震 ?
震级和地震烈度
首先,我们来了解一下地震的“震级”以及“地震烈度”。
震级(M)是反映地震释放能量大小,只与地震释放的能量有关,用“级”来表示。
地震烈度是指地面受到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,用“度”表示
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,但受地震影响的各地区地震烈度会有不同。
据统计,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,其中绝大多数是人们感知不到;真正能对人类造成严重危害的地震大约有十几次。
而当前的科技水平能作出预报的地震还只占极少数。此次泸定县地震,处于地震影响位置的居民,均会收到手机预警和电视预警提醒。
我国的地震
我国是一个地震多发的国家,据统计,世界各国1973-2017年地震强度≥6级的大陆地震数量,我国以243次居世界首位,第二名是巴布亚新几内亚167次,第三名是印度尼西亚138次,而我们通常认为地震多发的日本,只排在第十位(49次)。
而20世纪,全球共发生3次8.5级以上的强烈地震,其中两次发生在我国;全球发生两次导致20万人死亡的强烈地震也都发生在我国,一次是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,造成 23万多人死亡;一次是1976年的河北唐山地震,造成24万多人死亡。所以科学避震非常有必要!
如何科学避震?
“震时就地避险,震后迅速撤离”是应急避震的基本准则。
- 地震发生时,首先要保持冷静,快速判断自己所处位置和震动状况;
- 如果所处平房或楼房一层,且室外较开阔,可迅速跑出室外避震;
- 如果所处二层及以上、且建筑质量较好,则首选室内避震。尽量躲避在卫生间、储藏室、浴室等开间小、有承重墙的地方;或坚固的桌子、床、沙发等家具旁;千万不要在慌乱中翻窗或跳楼,也不可搭乘电梯;
- 如果身处室外,则应迅速避开楼房、立交桥、广告牌等,不要靠近水坝、陡坡山崖、高压线、电线杆等。
“生命三角”需灵活把握
“生命三角避震法”在力学原理上来说是正确的,但实际中,地震发生时设施移动具有很强随机性,形成的三角空间也具有随机性,所以房间内寻求“三角空间”的方式并不一定可取,伏地、躲避、手抓牢,躲在坚固的桌子底下,都是比较可靠的方法。
地震后要注意什么?
当破坏性地震从最初的应急救援逐渐转向震后安置后,震区居民一定要留意以下几个方面:
- 大地震发生后往往余震频繁,要密切关注余震信息;
- 有些房屋建筑在主震时可能并没有倒塌,但余震发生后可能会出现倒塌,不要随意靠近或使用未经安全鉴定的房屋,以免造成二次伤害;
- 注意卫生防疫,注意水源是否被污染,如果出现人畜死亡,有可能带来疫情;
- 防范地震谣言,不要听信非正规渠道发布的消息。
渡难关,泸定安!
泸定县是一个英雄的城市,中国工农红军就是在这里取得了飞夺泸定桥的伟大胜利。无情的天灾击不跨骄傲的中华儿女,愿震区群众与救援人员平安无恙。
免责声明: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