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我们打开某些手机APP之后,广告立刻会占满屏幕,稍不小心碰到屏幕或轻微摇晃手机就会快速跳转到其他软件,或软件下载界面。这烦人的手机APP跳转广告,怎么就没完没了?
烦人的手机APP跳转广告
从2021年7月起,国家工信部、国家市场监管总局、中央网信办等部门就先后出台过多项规定。
比如,“摇一摇”广告,用户至少得转动手机35°,转3s以上才能跳转;广告上要有明显的“跳过/关闭”按钮、“点击跳转第三方”的标识;点击特定区域才能跳转;不能误导、诱导用户操作;不能频繁弹出广告;广告要能一键关闭等等。
此前,因不满多次被迫触发“摇一摇”开屏广告,武汉一名大学生以某APP侵犯其自主选择权为由,将该APP运营方告上法庭。法院审理认为,被告侵权行为成立,判决其停止侵权,保证非用户主动触发跳转的情况下,不会进行误导、强迫跳转。
然而,尽管规定摆在这,市面上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户被“按头看”的广告,游走在“民不举、官不究”的灰色地带。
备受青睐的跳转广告
跳转广告最大的优势就是量大面广。数字经济时代,流量就是钱。无论是对于APP运营方,还是广告投放者,跳转广告都很划算。
除此之外,为了实现跳转广告的精准投放,平台还可能会使用隐晦手段,获取用户的个人信息。
对于广告投放者来说,跳转广告便宜、效果好。相比于传统的地铁、电梯广告,这种方式覆盖面更广,效率更高。商家还能在后台根据地域、年龄、性别、喜好等标签进行精准投放。
对于APP运营方,跳转广告成本低、利润高。APP的流量是现成的,公司只需要养一个商业化团队,负责算法、运营产品、完善功能,不需要什么实际成本。
广告不能广而扰之
广告就是“广而告之”,适度的广告,并不会引发如此强烈的反感,但不能“按着头”强行让人看广告。
归根结底,广告不是原罪,用户真正讨厌的也不是广告,而是它错误的打开方式——背靠平台和算法,悄无声息、无处不在地侵入用户生活,而大多数用户却只能被动接受。
商家投机取巧的广告设计,其实是一种变相的“强制交易行为”,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,也侵害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。
但由于量大面广,执法成本高、取证难,加上用户“多一事不如少一事”的心理,处理起来并不容易。
如何减少手机跳转广告?
首先,很多手机厂商提供了关闭系统APP开屏广告的设置,可以在手机设置中进行操作。
其次,一些手机系统可以拒绝第三方软件自动跳转其他APP或者获取手机动作的权限,可以避免自动跳转或“摇一摇”跳转。
另外,可以下载安装第三方禁止广告跳转的软件,从而减少广告跳转。但必须要通过正规渠道下载,避免安装非正规软件。
最后,如果遇到莫名跳转、关不掉的烦人广告时,可以拨打12321举报不良和垃圾信息,用合理的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。
免责声明: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