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五一假期结束后,全国各地发热门诊就医人数有所增加,不少人出现了“二阳”。那么“二阳”和第一次新冠有什么区别吗?毒株是否一致?我们又该如何科学防护呢?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专家怎么说。

目前我国流行的新冠毒株是否发生变化?

根据监测数据显示,截至5月上旬,XBB系列变异株已成为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,境外输入病例中占比达95.6%,和全球情况基本一致。从我国和全球监测数据来看,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,XBB系列变异株的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。

二阳

“二阳”的症状和第一次有哪些不同?

总体来看,二次感染病程更短、发热时间更短、发热度数更低。

根据近期发热门诊情况来看,就医人数有所增加,但基本没有出现重症患者,上一波疫情高峰未被感染的人群“中招”最多。

目前看来,“二阳”患者发热症状大多并不严重,体温一般约38度,偶尔可见有轻微肺炎的患者,尚未并发结膜炎的患者。

不过老年人、免疫力低下人群等还应充分重视,一旦出现较重症状,应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。

抗原自测还有用吗?

如近期出现了高热、咳嗽、咽痛等类似新冠感染的症状,可以先居家进行抗原检测,帮助确认是否确实为新冠病毒。不过,抗原检测要等到病毒复制到较高水平、感染者排毒量较高、一般感染后2至3天可被检出。

另外,由于抗原检测试剂主要的成分之一是蛋白质,蛋白质的不稳定性导致了抗原保质期不会太长。理论上如果控制组(即C的区域)可以出现线条,表明抗原还是可以使用的。不过避免出现假阳性或者假阴性的情况,并不建议使用过期抗原。

二阳

此次疫情是否会出现大规模传播?

总体来看,短期内不会出现规模性疫情,也不会对当地正常医疗秩序和社会运转造成明显的冲击。

根据全国的传染病网络直报系统监测显示,4月下旬以来,全国报告确诊病例数呈现上升趋势,尤其是五一假期后上升趋势较快。最近一周,全国报告的确诊病例数上升势头有所减缓。5月份全国发热门诊新冠阳性检出率维持在7%左右。预计接下来一段时间,全国疫情还会呈现缓慢上升的趋势,不排除一些地区疫情会有所增加。

哪些人群需要特别注意防护?

无论是初次感染还是二次感染,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临床表现均集中在上呼吸道。我国当前大量人群体内还存有保护抗体,即使二次感染,症状普遍较轻,病程相对较短,重症病例也很少。

目前,预防工作应重视既往未感染过的人群,特别是没有打过疫苗、有基础疾病的高龄老人等。建议高风险人群要始终注意个人防护,“关口前移”尽可能避免感染。这类人群一旦出现感冒、发热症状,应及时筛查,确定感染新冠病毒后要第一时间就医。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、及时氧疗,对于降低重症风险十分重要。

脆弱人群如65岁以上尤其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,患有高血压、冠心病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肝肾疾病、糖尿病等基础病患者,或者患有血液病、淋巴瘤等疾病的人群,由于身体体抗力较低,容易出现二次感染,并且感染后容易重症化。因此,这类人群一旦出现发热,尤其是家庭成员或周边人群已经明确新冠感染,要及时做核酸或抗原检测,早发现、早治疗,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。

二阳

普通人“二阳”了怎么办?

大多数人免疫力正常,感染了新冠病毒不必恐慌,对症处理即可。二次感染新冠病毒后总体症状较轻,不少患者以咽喉疼痛为突出症状,可以用一些清热解毒、疏风解表、清咽利喉类型的中药药物。

另外,若确定感染了新冠病毒,应避免带病工作、上学,建议在家充分休养,待完全康复后再工作、上学。

同时,坚持保持手卫生、勤通风等良好个人卫生习惯,有助于减少传播风险、防治各类传染病。

免责声明:素材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请联系删稿。